第一章 绪论
1. 智能的三类观点
- 思维理论:智能的核心是思维,可通过对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的研究来揭示智能本质。
- 知识阙值理论:智能取决于知识的数量及其可运用程度。
- 进化理论:智能取决于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和适应。
2. 图灵测试: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
测试者向人和机器提问,若有超过30%的测试者不能区分任何机器,机器则通过图灵测试。
存在的问题:仅涉及了结果的比较,没有涉及思维过程。
3. 人工智能的定义
用人工的方法在机器上实现智能。
研究如何构造智能机器,模拟、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。
4. 人工智能的发展
- 孕育期(1956年之前):数理逻辑、电子计算机、神经网络模型和控制论的出现。
- 形成期(1956-1970):达特茅斯会议正式定义Aritificial Intelligence这一术语。
- 知识应用期(1971-80年代末):专家系统、自然语言理解、机器翻译等技术的出现。
- 从学派分离到综合(80年代末-本世纪初):三大学派的综合集成。
符号主义学派:功能模拟,数理推理,逻辑理论机——数学定理证明程序LT。
连接主义学派:结构模拟,模拟大脑结构的神将网络系统。
行为主义学派:行为模拟,构造具有进化能力的智能系统。 - 智能科学技术的兴起(本世纪初以来):自然智能、人工智能、集成智能的协同研究。
第二章 知识表示
1. 知识的概念
人们在实践中积累的认识和经验。
认识:对事物现象、属性、本质等的认识;
经验:解决问题的方法(微观/宏观)。
2. 知识表示
是对知识的描述,用符号将知识表示成计算机可接受的形式。
知识表示的方法不唯一。
3. 一阶谓词逻辑
断言:一个陈述句称为一个断言。
命题:具有真假意义的断言。
谓词:谓词名(命题的谓语)+个体(命题的主语)。
个体域:所讨论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。
Post Date: 2018-01-20
版权声明: 本文为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